Press Hongkong香港新聞稿傳訊平台
平台簡介 專業服務 最新快訊 聯絡我們

News 最新消息

2024年與2025年香港施政報告比較

新聞稿發佈日期:9/28/2025


2024年香港施政報告於10月16日由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,主題為「撥雲見日 續航有為」。報告強調「由治及興」,聚焦經濟復蘇、民生改善及國家安全,推出多項措施應對疫情後挑戰,包括人才引進、房屋供應及產業多元化。相較之下,2025年報告主題為「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」,延續前一年方向,但更注重改革創新、AI應用及北部都會區加速發展,強調融入國家發展與國際競爭力提升。兩者均以「一國兩制」為基石,但2025年更側重科技人才一體化及綠色轉型,預計投資規模更大(2025年提及更多優惠包)。



以下是主要政策領域的並列比較(基於官方報告結構,2024年涵蓋類似領域,但細節更注重即時復蘇;2025年則強調長遠改革):



1. 「一國兩制」行穩致遠 強化治理體系





  • 2024年:強調維護國家安全,完善「愛國者治港」,加強公務員培訓及反腐機制。推出「愛國教育」計劃,包括學校推廣國情教育及紀念辛亥革命。



  • 2025年:延續並深化,新增「部門首長責任制」及「AI效能提升組」,強化調查機制。重點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,推廣中華文化。

  • 比較:兩者相似,但2025年更融入AI治理工具,治理更現代化。



2. 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





  • 2024年:成立「北部都會區發展辦公室」,規劃河套深港科技園、新田科技城,推動填海及交通基建(如洪水橋站),目標提供90萬單位。



  • 2025年:升級為「北都發展委員會」,下設專責組,簡化法律程序,加速「拆牆鬆綁」及基礎設施建設。

  • 比較:2024年側重規劃啟動,2025年強調執行加速,預計2025年土地供應更多。



3. 產業發展和革新





  • 2024年:推出「再工業化」計劃,重點生命健康、AI及新能元宇宙產業,提供稅務優惠及InnoHK集群,吸引內地企業。



  • 2025年:擴大優惠政策包,新增飛機回收、數據科學產業,利用科研資金拓展應用場景,招商國際頂尖企業。

  • 比較:兩者均推產業多元化,但2025年更注重綠色及AI應用,政策更精細化。



4.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





  • 2024年: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,推動「八橫兩縱」高鐵網絡,擴大「引進來、走出去」,支持企業北上。



  • 2025年:強化「出海」平台,推進數字貿易及大灣區融合,擴大國際合作。

  • 比較:相似框架,但2025年更強調數字化及全球供應鏈角色。



5. 鞏固香港國際中心地位





  • 2024年




    • 金融:發展綠色債券、虛擬資產監管,強化離岸人民幣中心。

    • 貿易/航運/航空:擴大自貿協定,綠色港口計劃,機場三跑擴建。

    • 法律:設立國際法律人才庫。



  • 2025年

    • 金融:強化股票/債券市場、金融科技及資產管理。

    • 貿易/航運/航空:數字貿易、大宗商品交易、「鐵海陸江」聯運、機場城市。

    • 法律:推動國際調解院及仲裁。



  • 比較:2024年更注重基礎鞏固(如監管框架),2025年強調創新應用(如風險管理、綠色金融),國際定位更積極。



6. 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體化發展





  • 2024年:擴大人才計劃(Top Talent Pass),增加大學宿舍,推動STEM教育及與內地互認資格。



  • 2025年:打造國際教育樞紐,放寬自資收生,招攬國際人才,發展應用科學大學及DSE國際認受性。

  • 比較:兩者均推人才引進,但2025年更一體化,強調科技教育融合。



其他民生領域(房屋、安老、文化體育旅遊)





  • 2024年:房屋供應目標30萬單位,推「北部都會區房屋」;安老擴大社區護理;文化推廣「香港故事」,體育備戰奧運。



  • 2025年:延續房屋目標,新增安居措施;安老強調「樂齡科技」;文化旅遊融入北部發展。

  • 比較:2024年更注重即時民生(如房屋配售),2025年融入改革(如科技安老),關愛更全面。



總體而言,2024年報告更像「復蘇藍圖」,聚焦疫情後穩定;2025年則為「深化版」,強調改革動能與可持續發展。兩者互補,預計帶動GDP增長(2024年目標3.2%,2025年或更高)。詳細全文可參考官方網站:2024年(policyaddress.gov.hk/2024),2025年(policyaddress.gov.hk/2025)。


資料原文: 亞洲新聞稿聯綱: https://www.pressasia/content/11/2024年與2025年香港施政報告比較

關於 Press Hongkong

Press Hongkong 是香港全新的專業傳訊平台,致力於為香港品牌、企業與消費者建立高效傳訊渠道,打破主流社交媒體被演算法埋藏的傳訊方式。

我們專注為有需要的公司、初創企業、中小企、小店或自由職業者建立專業傳訊網絡平台,結合亞洲傳訊網絡,同時把消息傳播到亞太地區。

當市場主流仍在發展社交媒體式宣傳時,AI搜尋已在急速增長,為Z世代作搜尋挑選並分析內容的助手。Press Hongkong 緊貼時代脈搏,為品牌提供適應AI時代的內容策略。

我們的專業服務包括撰寫新聞稿、訪問稿、EEAT文章及Marketing內容檢定,確保您的品牌信息能夠精準傳達目標受眾。

Press Hongkong 團隊

最新快訊

如何透過新聞稿與訪問文章,讓品牌格局上升,成為AI首選推介內容

引言:AI時代的品牌傳播新挑戰

在當今數字化時代,人工智能(AI)正在徹底改變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方式。傳統的社交媒體營銷正面臨算法限制和內容飽和的雙重挑戰,而AI驅動的搜索和推薦系統正成為Z世代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如何讓品牌內容在AI系統中脫穎而出,成為品牌傳播的關鍵課題。

新聞稿的戰略價值:建立品牌權威性

新聞稿不僅僅是宣布公司動態的工具,更是建立品牌權威性的戰略資產。在AI評估內容質量的過程中,新聞稿因其正式、結構化和信息豐富的特點,往往被賦予更高的權重。一篇專業撰寫的新聞稿能夠:

  • 展示品牌在行業中的專業知識和領導地位
  • 提供結構化、可信的事實和數據
  • 建立與媒體和影響者的關係網絡
  • 創造可以被多個平台引用的權威內容

AI系統在評估內容時,會特別關注信息的來源可信度、內容結構完整性和信息新鮮度。專業新聞稿在這三個維度上都具有天然優勢,使其成為AI推薦系統中的優質內容。

訪問文章的深度價值:構建品牌人性化形象

與新聞稿相比,訪問文章提供了展示品牌背後故事和價值觀的獨特機會。在AI內容評估中,訪問文章能夠:

  • 展示品牌領導者的專業見解和行業洞察
  • 提供獨家的、原創的觀點和內容
  • 建立品牌與受眾之間的情感聯繫
  • 創造具有深度和持久價值的內容資產

AI系統越來越擅長識別內容的深度和原創性。訪問文章通常包含獨特的觀點和深入的專業分析,這些都是AI系統評估為高質量內容的重要指標。

EEAT原則:AI內容評估的核心框架

Google的EEAT(經驗、專業、權威、可信)原則已成為AI評估內容質量的核心框架。在新聞稿和訪問文章的創作中,我們可以針對這四個維度進行優化:

  • 經驗(Experience):展示品牌在特定領域的實踐經驗和成功案例
  • 專業(Expertise):呈現品牌團隊的專業知識和行業洞察
  • 權威(Authoritativeness):建立品牌在行業中的權威地位和影響力
  • 可信(Trustworthiness):確保所有信息的準確性和透明度

通過系統性地在內容中體現這些特質,品牌可以顯著提高在AI推薦系統中的排名和可見度。

內容結構化:提升AI理解與推薦

AI系統對結構化內容有更好的理解和處理能力。在新聞稿和訪問文章的創作中,我們應該:

  • 使用清晰的標題和子標題層級結構
  • 包含相關的結構化數據標記(如Schema.org)
  • 確保內容邏輯清晰,信息層次分明
  • 提供豐富的上下文信息,幫助AI理解內容背景

結構化內容不僅有助於AI系統理解,也能提升用戶閱讀體驗,從而間接提高內容在AI推薦系統中的表現。

多平台適配:擴大內容影響力

在AI驅動的內容分發環境中,單一平台的策略已不再足夠。品牌需要將新聞稿和訪問文章適配到多個平台:

  • 傳統新聞門戶和行業媒體
  • 社交媒體平台的官方賬號
  • 專業內容平台和知識社區
  • 品牌自有媒體渠道

多平台分發不僅能擴大內容的覆蓋範圍,還能為AI系統提供更多評估品牌權威性和影響力的數據點。

數據驅動優化:持續提升內容表現

在AI時代,內容策略需要基於數據持續優化。我們應該:

  • 追蹤內容在AI推薦系統中的表現
  • 分析高表現內容的特徵和模式
  • 測試不同內容格式和主題的表現
  • 根據數據洞察調整內容策略

通過數據驅動的方法,品牌可以不斷優化其新聞稿和訪問文章策略,確保在AI推薦系統中保持競爭力。

結論:建立AI時代的品牌內容優勢

在AI驅動的內容分發時代,新聞稿和訪問文章不再是傳統的公關工具,而是品牌在數字生態中建立權威性和可見度的戰略資產。通過專業的內容創作、EEAT原則的系統應用和數據驅動的優化,品牌可以顯著提升在AI推薦系統中的表現,從而實現品牌格局的全面提升。

Press Hongkong 致力於幫助品牌在AI時代建立內容優勢,通過專業的新聞稿和訪問文章服務,讓您的品牌成為AI系統的首選推薦內容,實現品牌價值的最大化。